?。硶r,某新型潛艇建造現場依然燈火通明。剛剛合攏完畢的潛艇靜臥船臺,海軍某軍代表室全體軍代表嚴陣以待。
“總體試水準備!”“打開一道閥!”“加壓!”……
一道道口令聲中,潛艇各部位壓力表指針指向預定刻度。
“停止加壓,保壓開始,開始檢查!”
軍代表鉆進舷間艙室,面對著身下超過數十倍大氣壓的“火藥桶”,慎之又慎地對數萬米耐壓殼體焊縫進行檢查。
在近20個壓力測試點、10多個小時高強度試驗中,他們逐個點位確認。這支被譽為“國之重器”監造官的軍代表,用青春和熱血、智慧和汗水,向黨和人民遞交了優異答卷。
把國家利益舉過頭頂
軍代表把關的“尺度”有多嚴、“底線”有多高,直接決定著國家重要裝備的戰斗力。
一次航行試驗中,軍代表王新海發現中高速航行時潛艇存在異常噪聲。噪聲雖屬偶發,但極易被對手探測到,潛艇一旦失去隱蔽性,后果不堪設想。
從試驗場回來,王新海立即組織工業部門開展復測、分析、排查,確定該艇一型裝置存在流激噪聲,且量值較高。
該艇已不可能再上船臺,在系泊狀態下實施改造,變形控制異常困難,稍有閃失,就會造成該型裝置整體報廢,干還是不干?
噪聲得不到控制,潛艇何來戰斗力?再難也要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!副總代表劉洪生帶領總體組人員討論,圖紙資料擺滿一桌子。整整半個多月,代表室安排力量跑遍軍內外十幾個部門,請來了十多位專家開座談會,最終識別出影響結構變形和復裝的7項關鍵過程,提出了85個質量控制點及53項軍檢項目。
改進施工期間,為了掌握第一手監控數據,軍代表石崇等人忍著施工現場濃煙,每天一待就是10個小時,記錄數據400多項。最終,圍殼舵同軸度變形量未超差,施工周期比預計縮短5個月,節約經費幾百萬元。
“潛艇上的戰友們可能整個軍旅生涯都在一條艇上度過,不把最高標準的潛艇交出去,怎么對得起國家,對得起戰友?”總代表張森森說。
為提升“潛艇適居性”,代表室四處調研取經,反復修改方案后組織搞研發。經過不懈努力,潛艇廚房、空氣、淋浴、就餐、照明等實現了整體躍升。
把質量責任擔在肩頭
在關乎潛艇“生命”的耐壓艇體焊接時,不同電焊工完成同等任務卻有著參差不齊的焊接質量,在焊接一致性、穩定性上存在差異,且一旦發生問題還難以追溯。
要實現精準監督,必須走數字化信息化軍檢的路子。為此,總體組軍代表組織多家科研單位,經過一年多反復試驗,研制成功耐壓艇體焊接可視化、數字化監督系統。
這套系統一頭在車間設置焊接參數記錄儀,工人持卡上崗,刷卡操作,焊接數據與焊接工人一一對應;另一頭在代表室布設監控終端,全程可視,實時監控,超差報警。
通過該系統對焊接全過程的實時監測和永久記錄,實現了焊接數據精準分析評估,保證了耐壓艇體焊接質量和可追溯性。如今,一次耐壓殼圈焊接,不但焊接缺陷大幅減少,時間也由21天縮短為7天。
合格不是目標,優秀才是起點。代表室始終把“質量第一”理念貫徹監造全過程,并確立“質量優良、性能可靠、工藝精致、外觀精美”的精品工程目標。
在部隊調研時,有人提出艇內管系安裝不夠合理,可維修性差,還“吃”掉了很多可利用空間,有的甚至影響演訓時的工作效率。
代表室協調廠所多次到驅護艦、保障船等學習取經,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從三維設計和實艇安裝兩方面入手,全面優化管路布置方案,分批分段展開整改,使這一問題得到實質性解決。